联系我们

劳动者丰碑_患者_汪洋_工作

文章出处:胶管护套 发表时间: 2024-02-20 09:15:42

  汪洋,1973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党员。1998年由辽宁中医学院毕业,分配到沈阳市和平区浑河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在该医院先后担任住院处医生、康复科主任、副院长等职务。

  工作中,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论是在什么岗位,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成为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杰出榜样。先后荣获沈阳市学雷锋先进个人、沈阳市身边好人、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汪洋是一名基层社区医护人员。在办公的地方里见到他,正值三伏天,暑热难耐,办公桌上却只有一个不知从哪个报废电扇上拆下来的“电扇脑袋”对付着扇风。看着他忙前忙后,连午饭都没顾上吃,就又开始部署医护人员的防护保障和疫苗接种工作,不禁被他细致、耐心和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动。

  1998年,汪洋被分配到浑河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处。他视救死扶伤为己任,认真履行岗位工作职责,全力做好本职工作,是全院最认真负责的一个。每次查房都非常细致,不论是否自己分管的患者,都同样细心地询问病情,经常是一个多小时才能查完。夜晚,他经常彻夜监护危重患者,甚至连续40多个小时不休息。他从不嫌弃患者,无论贫富,无论患者身上卫生状况多差,他都一视同仁,从无退缩,总是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有一天白班,汪洋医生接诊了一位28岁的轻微脑出血患者,在进行常规接诊后,为防不测,又特意与别人换班,夜班继续观察。晚上8点钟左右,患者突然人事不省,呼吸又深又慢,旋即呼吸、心跳骤停,情况非常紧急。护士去取急救设备,患者急需心肺复苏。时间就是生命,患者的几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尚未回报,尤其是肝炎等项目的结果。汪洋医生没有犹豫,冒着可能被传染的风险,立即为患者进行了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以及心肺复苏,直至几分钟后,抢救设备到达,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事后,有人问他,咱们国家乙肝发病率那么高,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不怕他有乙肝吗?汪洋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当时只想着救人,顾不了那么多了!”

  到康复科工作后,他时刻把病人装在心里。康复训练的患者相对于其他患者有其特殊性,他们生理功能有障碍,已经或正在退出社会生活,成为边缘人群。为增强与他们的亲切感,汪洋尽可能地为残疾人营造一个亲切的氛围,努力使康复训练大厅有“家”的感觉。他从院办借来电视机、DVD、功放、高保真音响,自己花钱买来DVD的歌曲光盘,又买来麦克风,自己组合了一套家庭影院,着实给了患者们一个惊喜;之后,又向领导申请,为康复大厅接出了有线电视的分支;患者训练之余缺少休息用椅,汪洋又请领了8把塑料靠背椅,解决了患者休息的问题;冬天康复大厅比较冷,汪洋又向院领导申请,为大家开启空调取暖;三伏天,为了不让空调对患者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又想尽办法弄来三台立式电扇为患者降温。盛夏是患者们比较难熬的时候,训练中大量失水,患者却不能带很多水,打水又行动不便,汪洋就又找来三个保温瓶,与护士一起为患者打水,解决了患者饮水的大问题;患者训练之余,娱乐项目太少,汪洋又找来象棋,供大家休息娱乐之用……

  康复工作劳动强度比较大,许多时候还比较单调,一个动作要帮助患者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若遇到痉挛期的患者就更加困难,单单是为患侧肢体减张就足以让人精疲力竭。即便是在冬天,一个患者肢体运动过后,也经常会浑身是汗。有的患者体格比较强壮,身材清瘦的汪洋仍然会一丝不苟地帮助患者完成训练动作,保证训练质量,经常能够在工作之后,看到汪洋略带疲惫的面容。肢体运动训练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每个动作都要重复多次,正是这一次一次的量变,才能最终达到患者基本恢复功能的质变。他长期为慢病患病者入户随访,免费为偏瘫、脑瘫患者进行各项康复治疗3万多人次,300余人恢复功能,50余名患者恢复健康,为患者重返社会生活,点燃了希望之火。

  汪洋医生经常说:“有了幸福的家庭,才能有和谐的国家。残疾人不是一个一个的个体,在每个残疾人的身影背后,是一个个不幸的家庭,还有亲人们数不清的愁容。帮助残疾人,让他们的家庭拥有更多的幸福,这是我作为一名医生应尽的社会责任!”

  2019年年末,一场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不期而至,考验着身为副院长的汪洋应对风险挑战的决断力和行动力。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他扛责在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疫情面前,他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他身先士卒,带领医护人员进驻隔离酒店,每天加班加点,做好隔离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工作。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工作几个小时,脱下后全身被汗水湿透已是常事,有时候还会有中暑虚脱的现象出现。面对着封闭的环境、高压的工作,隔离酒店的医护人员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上的压力。为了给医护人员解压,汪洋经常插空跟他们聊家常,明白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困难,及时做好思想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他有时忙得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但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他毅然决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带领全院医护人员筑起社区防疫屏障,扎疫苗3万余人次。为了切实落实岗位工作职责,他实际做到顾大家,舍小家。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他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这种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和患者的一致好评。(二明子 / 文)

  汪云霞,1951年生,汉族,中专毕业。在沈阳市长途汽车客运公司下岗后,于1998年1月8日创办汪姐家政。

  汪云霞被沈阳市总工会、市妇联多次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沈阳市创业带头人、沈阳市再就业明星、再就业标兵、沈阳市创业带动就业先进个人、沈阳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沈阳市个体劳动优秀会员、沈阳市家庭服务业优秀经理。

  1968年9月,初中毕业的汪云霞,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下乡到法库县五台子公社五台子大队,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5年年底抽调回城,分配到沈阳市长途汽车客运公司当乘务员。在公司工作期间,先后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等职。

  1995年9月,在辽宁产业大军下岗大潮中,汪姐也下岗了,那年她45岁。严酷的现实让她在夜不能寐中辗转反侧,原本双职工的三口人的家庭生活被打破了,丈夫一个人的工资要负担全家人的开销。女儿正在念大学,正需要用钱,她的工作却没了,工作和收入没了,就剩眼泪了。生性就有一股不服输劲头的她擦干泪,直起腰,抬起头,在心底里呐喊道:创业,改变,作为。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和女儿的支持。

  可是,创业不是嘴上说说的,实际做起来很难。那时候,身边和她一样的姐妹太多了,年龄偏大不说,车钳铣技能一时无用武之地,其他技能又没有。她天天听广播,看报纸,在沈阳市的各大社区转悠了大半年,一个想法悄然萌生了。社区家庭服务的需求和家政服务业的缺失,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也为有着丰富生活阅历、机敏头脑的她展开了一片施展作为的天地。

  1998年1月8日,一支由下岗职工组成的汪姐家政企业创办成立了,法人代表正是汪云霞。从最初的探索、创业发展为正规的家政服务。

  汪云霞首先想到:企业要在社会中立足,就要建章立制,实行规范化管理。在企业创建初期,她就提出了“三统一”,即统一着装、统一定价、统一派活;“三满意”,礼节礼貌让用户满意,周到服务让客户满意,公司信誉让用人单位满意;“四不准”,不准到用户家乱讲乱问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准拿用户的一针一线,不准多收费,不存在不干的活;“八实行”,一是实行固定人员包月;二是实行专人管理、监督;三是实行用户个人信息反馈;四是实行返工制度和考核制度;五是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六是实行伙食管理;七是实行由松散型管理到集约型管理;八是实行年终评比奖惩制度。

  汪姐家政一直本着为国分忧、为下岗人员解愁的宗旨,想下岗失业人员之所想,帮下岗失业人员之所需,让下岗的兄弟姐妹工作有岗位,多年来,从未欠过员工一分钱,月月按时开支,人人安居乐业,个个事业有成、家庭和睦,逐渐形成一个团结的、诚实守信的优秀集体。每年的“三八”节,全体员工欢聚一堂,搞文艺活动。每两年做一次体检(乳腺和妇科)。经检查,有四人患乳腺增生,三人患子宫肌瘤,都一一得到及时治疗。家政服务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不稳定性,给服务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了减轻全体员工和用户的后顾之忧,她们从1998年开始给全体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从未间断过,让员工及家庭安心,让用户用人放心、满意,使汪姐家政健康发展。

  多少年来,汪姐家政无偿为“空巢”老人、特困户、养老院、太原街夕阳红活动中心提供打扫卫生、擦玻璃、包饺子、送日用品(拖布、肥皂、洗衣粉、扫帚、纸篓、百洁粉、郁美净、书包、鞋)等服务。吴淞地区有夫妻二人是双残人员,二位靠做服装、修理拉链、扦裤脚维持生活。每逢过年过节,汪姐帮他们买年货,送床单、内衣裤、袜子、洗衣机、电视机……只要他们有困难,汪姐都尽力去帮,并解决他们衣食住行的困难。

  汪姐家政的员工,有得病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搬迁的、老人病故的、结婚生子的,汪姐都带领大家前去探望,希望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大家一直感谢汪姐,说她们能在汪姐家政工作是幸运的,也是快乐的。

  凡来汪姐家政的人员,家人没有工作的,汪姐都尽力帮助解决,想办法发挥他们的特长,为他们寻找就业机会。有一个姐妹因为过去没有正常工作,家庭生活没有保障,孩子10岁,家中从未见过存折是怎样。为了圆她家人一个梦,汪姐主动帮他们理财,合理的安排家庭生活开支,从而小两口有了积蓄,使他们夫妻对生活充满希望。汪姐家政的员工,无论哪位有困难,大家都会伸出友谊之手。有一位姐妹家境十分艰难,丈夫早逝,自己一人带着三个孩子从农村来到沈阳,由于不愿意申请低保,55岁的她坚持干家政。一次在闲谈中得知她能办养老保险(国家对六八届知青有优惠政策),仅有的两万元钱拿不出来,眼看年底了,急得嘴上起了大疱,吃不下饭。汪姐听说后,马上告诉办公室通知她带相关证件,给她准备了两万元钱,帮他办理了养老保险,兴奋得她一夜都没有睡着觉,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第一个月的工资拿到手后,乐得她把工资卡送到汪姐家政办公室,这样的事还不止一件。

  20多年来,汪姐家政免费培训了7000多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000多人,使他们实现再就业。帮助特困户150多户,扶持特困企业50多家……下岗并不可怕,与其被人同情,不如把握自己的命运,工作着的傻子总比待在家里的聪明人强。

  风雨奈何我拼搏,脚步强劲我当先。汪姐从战胜自我开始,一路摸爬滚打,走过艰辛历程。挑战是面对,更是一种坚持。她常说,生活中没有困难未免过于平淡,风风火火才有春天。社会需要家政行业不断努力,一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做好家政服务的同时,成为别人喜欢的朋友。“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愿我们大家都能做一个送人玫瑰的人。(姜群 / 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