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洪水围困的涿州许多餐饮店成“救援站”:无偿供给食物

文章出处:可拆卸保温隔热罩 发表时间: 2024-01-02 18:30:24

  两个保温桶、四个装满米饭的大方盆、两大盆菜、逾百份盒饭,8月4日正午,涿州一家饭馆的老板张旭开车载着这些物资前往受灾严峻的石桥村。

  受上游洪水过境影响,河北涿州河道行洪和城市内涝危险加重,受灾民众超越13万人。

  连日来,不少被困大众表明急需水和食物,食物紧缺的涿州多地,从不短少自发为受灾大众供给协助的人们。

  7月30日清晨,张旭在手机上看到涿州受水灾的音讯,翻来覆去。身处涿州,因为自己地点的西秧坊村地形较高,洪水不足以侵袭到这个“小山丘”上,但张旭感到十分忧虑的是:其他乡民怎么办?

  张旭家住涿州市西尺竿镇,开有一家餐饮店,皆坐落镇西边。地图显现,西尺竿镇北部和东部接近胡良河,是海河支流大清河北支拒马河支流。“镇东边是石桥村,受灾很严峻,咱们这边没什么事。”张旭告知潇湘晨报(报料微信:xxcbbaoliao)记者。

  石桥村村委会作业人员称,到8月4日正午12时,现在村里积水仍然十分严峻,水位在半米左右。

  无法在现场进行专业的救援,张旭就另辟蹊径,“我是开饭馆的,那就做自己的成本行吧。”31日开端,张旭就托付朋友从北京买来新鲜的蔬菜。每天早上八点多,运送人员叩响张旭的饭馆门,将物资卸在店里,张旭便敞开自己繁忙的一天。

  3名厨师洗菜切菜,这一锅菜炒完了,立刻用水洗净接着炒下一锅,一旁还有人将饭菜分装到饭盒里,构成一个小小的“流水线”。

  “每天的菜都不相同,最常见的是马铃薯、白菜、青椒一类的,现在很稀缺的是肉类。”张旭表明,自己也没算自费掏有多少钱,“能有多少菜,咱们就买多少、做多少,得确保受灾的人和救援部队能够吃饱。”

  每天正午12点,张旭便将装好的饭菜和白面馒头放到车后备箱,开车从镇西边赶到镇东边。镇里刚受灾,地上仍有积水,或有不平坦的路段,这5公里的路,张旭得开半个小时。“到了之后咱们立刻和当地村委会对接,一同向受灾大众和救援队分发饭菜。”

  “紊乱”,这是张旭到石桥村后的主意。“村里许多东西全在水里泡着,咱们都没饭吃,许多人的精力状况都十分欠好。”张旭说,青壮年外出参与救援了,收取食物的除了救援队,白叟和孩子居多。

  据涿州市百尺竿镇西秧坊村党支部书记计算,村内现有7家饭馆、小吃店和张旭一同自发地为邻近受灾大众无偿供给餐食。其他饭馆老板和记者说,乡民们都为邻近受灾大众供给被褥一类的日子用品,饭馆则供给餐食,为周围村庄大众供给根本的日子需求。

  来自青海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韩新明在涿州市区一拉面店里作业。8月2日,拉面店还未康复经营,韩新明就召唤同乡的兄弟和同店的搭档,在涿州市高铁新城榜首中心校园对面建立起了“露天食堂”:这是一处安顿点的邻近,一方树荫地、一张不锈钢桌、一个装汤的保温桶,8位拉面师傅们不断地和面、扯面,剩余的7位师傅在现场预备物资、维持秩序,或把拉面运送至安顿点。

  早上6点,韩新明和师傅们就前往邻近的商场收购肉类和面粉,然后赶到面摊和面。在不锈钢桌前,韩新明熟练地往面粉里加水、揉面,分团后搓成长条,双手提两头拉扯,再投入沸水中,一碗拉面便做了出来。

  “昨日排队来吃面的排了很长的队。”韩新明细细算着,昨日总共耗费12袋面粉,1袋面粉总共能够做300碗到400碗面,一天能够做3000多碗面。

  在这条部队中,韩新明看到了佝偻的白叟,更难以想象的是襁褓中的婴儿。他不断加速手上和面扯面的动作,把拉面递给白叟或小孩时,韩新明还偷偷地在碗里多加了几块肉。

  几天下来,韩新明和一同拉面的师傅有些腰酸背痛,加之天气炎热,他也经常感到疲乏。

  一次,韩新明亲眼看到一位老奶奶吃着面忽然流泪了,他不免有些动容,“昨日整整一天,和我一同的师傅们都忙得没吃上饭,但看着咱们吃得很满意,咱们也就不累了。”

  韩新明不愿意把这次做拉面称为“摆摊”。“摆摊是盈余的、收费的,咱们是不收钱的。”韩新明说。天快黑了,韩新明说晚上来吃面的人会许多,但他不期望有太多人排队,“排着长队,阐明现在咱们都还短少食物,都没康复到正常的日子轨道上。但假如咱们都喜欢吃我的面那是最好的,只需还有人来吃,我就会持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