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密度全国第一!合浦这一个地区竟然有那么多的海洋“活化石”

文章出处:体育注册送99元现金可提现 发表时间: 2024-03-25 23:07:39

  近年来,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加大滨海湿地保护力度,通过一系列整治和修复行动,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不断的提高,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成为中国湿地保护修复优先区。

  中华白海豚是我国海洋哺乳动物中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之一,享有“海上国宝”的美誉,同时也是我国水生动物和水生环境保护的旗舰物种,它的存在表示着保护区海域在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具备极其重大而关键的作用。近年来,无论干季还是湿季,该保护区及附近水域均有超过70%的水域被评价为中华白海豚适宜栖息地,也凸显了该保护区对于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性。据监测调查的最终结果表明,2018年—2019年,该保护区的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为106头;2020年—2021年,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为111头,这两次监测调查目击幼豚数量(幼崽和斑点少年期)均超过50%,发展的新趋势向好。2022年10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科考人员在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海域观测到约18头中华白海豚成群游动。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保护区内出现的中华白海豚所属种群是该物种在我国的第四大种群,种群数量约150头,目前识别个体数量约96头,平时和它们偶遇的机会比较少。

  “白海豚对我们保护区的核心区忠诚度还是比较高的,根本原因就是保护区的水质持续都是一类水质,我们这两年也进行了海上非法设施的取缔打击。”

  2022年10月中旬以来,该保护区迎来了大批候鸟,保护区滨海鸟类监测员每天观测拍摄记录合浦海域候鸟回归情况。其中,监测员记录到的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物种之一,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白琵鹭为白色涉禽,长着黑色“琵琶形”鸟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者皆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此外,保护区还首次发现记录到全球极度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勺嘴鹬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脚鲣鸟。

  截至目前,保护区观测共记录到回归候鸟40余种6万余只,在种类、数量还是保护级别上,均呈逐年递增趋势。

  “以前在保护区也有记录过,但是确实比较少。2022年的候鸟特别多,比往年都多。我们从环保督查到现在,经清理整治滨海湿地,也上了很多修复设施修复项目,整个生态持续改善。”

  有海洋“活化石”之称的鲎具有极高的医药和生态价值,而该保护区是中国海域中国鲎的重要育幼栖息地。2022年6月,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作团队到该保护区开展幼鲎资源监测调查,发现保护区内沿岸滩涂均有数量可观的中国鲎幼体,幼体结构完整,其中榕根山滩涂为中国鲎幼体核心分布区,与2021年7月数据对比,榕根山滩涂的样方中国鲎平均密度和最大密度均有明显增长。单位样方中国鲎最大密度增长了2.4倍,即从2021年的15.6只/100平方米上升至2022年的53.1只/100平方米。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亚太区鲎观测站网络计划的历史监测结果比较,该保护区单位样方中国鲎最大密度位居全国第一。

  “ 以前我们沙田海域的鲎还没保护起来的时候,数量不断减少,现在我们保护区成立以后,整个滩涂我们去巡护的时候发现幼鲎的数量逐渐增多,证明我们保护区的工作卓有成效。”

  与此同时,该保护区珍稀海洋生物资源较为丰富,还拥有生产力最高的海草床和红树林海洋ECO。近年来,保护区持续推进海草床保护与修复,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现已建立北部湾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草繁育修复实验室,为海草床区域化修复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该保护区已扩增繁育海草植株310万余株,并在野外陆基繁育塘内繁育海草苗种600多亩。

  “虽然我们保护区很多年未曾发现儒艮了,但是我们始终相信当我们海草床ECO构建好之后相信儒艮能早日回到它的故乡。”

  根据湿地资源本地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保护区总面积3.1万公顷,滨海湿地面积1.36万公顷,记录到有红树植物13种、海草5种、浮游植物173种、海洋哺乳动物7种、鸟类156种、鱼类178种、软体动物215种。其中有中华白海豚、绿海龟、勺嘴鹬、黑脸琵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印太江豚、中国鲎、白脸琵鹭、红脚鲣鸟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及海草床和红树林等丰富的滨海生态系统。

  越来越多的生物来到合浦、出现在合浦,说明大合浦的水质在变好、生态系统在变好!